今年年初出現一個新名詞「春節壓力症候群」,或許過去就已經有這個名詞,我不清楚,但應該是最近被媒體及大眾特別提出來討論的。據說近來在精神科門診出現越來越多因為要回家過年而產生焦慮的病例,所以被稱為春節壓力症候群。
阿宏翻版?春節壓力症候群激增2成 22K男焦慮不敢回家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包不出紅包、怕逼婚、怕比較,精神科門診發現,今年有不少人不敢回家過年,早在一個月前就出現「春節壓力症候群」!一名30多歲的單身男性,先前領22K不到,最近更已失業近1年多,一接到父母催促回家過年的電話,焦慮到失眠,胸悶、心悸還呼吸不了,必須求助精神科治療,彷彿電視廣告裡的「阿宏」翻版。
一支電視廣告「阿宏回來了沒?」,因為娓娓道出遊子不敢返鄉過節的心聲,引發廣泛討論,沒想到,現實生活當中,真人版、不敢回家過年的「阿宏」們還真有不少。
經濟不景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王仁邦表示,過年前一個月,類似「春節壓力症候群」個案已經湧現,求診人數比平常要多出個2至3成。
新聞摘錄:http://www.nownews.com/2013/02/05/91-2900243.htm
原本新春返家過年團圓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但有些人想到回家圍爐及走春拜年的時候,就要面對眾親友團的問題轟炸連番拷問,簡直就像是出庭應詢一樣,沒有崩潰大哭已經算是訓練有素,但要叫他開心,那還真是辦不到,能做到保持臉部的微笑,做做表面功夫,哪怕是看起來僵硬像是微整型失敗的案例,他都已經算是個成熟可愛的好孩子了。
到了適婚年紀還沒結婚的,必定是圍爐時被大家關注的首要目標,在客廳或餐廳裡受到親友的注目度,我相信跟羅志祥被丟在女子中學的教室裡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沒對象的一定會被問怎麼不趕快找個對象,講得好像我們沒有對象跟賣雞排的居然沒有大奶妹一樣都是非常不應該發生的事情,不然就是現場變成《我愛紅娘》為你搭起友誼的橋樑,大夥突然身邊都有一堆對象可以介紹,比方說隔壁三嬸婆她表姐的女兒的同事的小姪女,或者是一起在公園跳國標舞的張太太的鄰居王太太她剛從放洋回來的三兒子,原來在找對象的人這麼多,難怪婚友社的市場這麼可觀啊!
有對象的也沒好到哪去,一定會被問怎麼不趕快結婚,有的還會舉例催婚,像是四姨媽的小兒子,年紀比你小,前年就結婚了,現在都已經兩個孩子的爸了。針對女生還會用恐嚇的,像是之前陳太太他女兒36歲才結婚,因為年紀太大了,想生小孩很困難,好不容易才有了,結果又流掉了,女孩子還是早點嫁人生小孩比較好。難道人生的目標只有結婚生子嗎?
這些關心是好意,一般只要四兩撥千兩虛應幾句,給一兩句公式答案就能混過去了。但對於那些感情剛好出狀況的人來說,你們每講一句關心感情或婚姻的話,基本上就像拿著武士刀捅他一下沒兩樣,講兩句捅他兩下,講到第三句他差不多就要躺到地上去了。
除了關心感情及婚姻狀態之外,工作及收入也是大家喜歡關心的項目,這個話題在客廳裡的熱門度僅次於你的感情與當晚牌局的戰況。你可以暗自祈禱,如果他輸錢,那他可能沒有什麼心情再管你工作的事情了,畢竟比起你的前途,他能不能自摸翻本顯得重要多了。
被問工作及收入也是很討厭的事情,工作不順利或收入不太高的人就很容易被拿去跟哪個誰誰誰做比較,我其實很好奇,這有什麼好比較的,比方說買賣股票的就比收餿水的高尚?如果沒有人替我們收餿水,其實是很嚴重的,莫非我們是要自己再把它吃回去嗎?
但如果你的工作很棒、收入很好,奇怪的是這時就他媽的沒人想要問你了。反而得要靠自己有意無意地提一下最近工作好累啊之類的話,試圖引導他們聊一下,但還未必有人會鳥我們,真是好討厭啊!
我知道親友們無論是詢問感情或工作的事情,有時只是單純關心或想找個話題聊。說真的,有些人一年才見一次面,還真不知道該聊些什麼,只好找這種最容易下手的話題來聊,但我覺得還是點到為止吧,畢竟把人逼瘋了,對大家都沒好處啊!
如果平時就沒什麼往來,聊人私事也不太適當,不如多聊些沒營養的話題嘛,比方說你覺得路上為什麼有這麼多拿iPhone的王八蛋?
我相信過年期間被親友關心婚姻或工作還是難免的,像我是已經被問到很麻痺了,每年都一樣的問題一樣的答案,他們也已經問到很沒力了。前幾年確實也認為很煩,但現在已經沒什麼感覺了,所以你不用覺得有壓力,過幾年就會習慣了,因為你會發現,大家也是隨口問問,沒人真的會當一回事,問完就算了,先認真的人就輸了啊!
最後,我也隨口祝福大家,新春愉快,事事順利。
天增歲月人增胖,春滿乾坤油滿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