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理書或是文章都會告訴我們:「明白怎麼控制情緒,還有適時釋放情緒,就是人生成功的要素。」
有些人思考模式會被情緒影響,這樣的人生活中總是容易易怒、衝動、失控,常常因此傷了旁人,也傷了自己。有些人習慣打壓情緒,忍耐心裡的不滿、不快與不安,這樣的人總有一天會把日積月累的情緒爆發出來,造成難以挽回的錯誤。這就是情緒管理的重要,也就是所謂「情商能力」。
為何那麼多人會說人生成功的要素是「情商」?因為一個人的思考與行為模式會被情緒控制,而不是能控制情緒,如此一來,他的反應與做法容易被人預測,這會是非常明顯被人利用的弱點。相反的,一個人是可以洞察自己情緒,然後選擇情緒,而且不會過度壓抑情緒,更厲害的,是能夠觀察他人反應與行為,並可以預測對方的行動模式,當然更容易取得成功。
先不管你對於成功人生的想法,我理解許多人並不想自己的人生多麼波瀾壯闊,只是想平平順順的過日子。(我就是這麼想)但,即便如此,我覺得管理情緒的「情商」好壞,也會關係到我們的生活是否可以過得平順與自在,值得我們去了解與練習。
在了解怎麼控制情緒前,我們應該先了解「憤怒」。
有些觀點認為憤怒是腦部在戰鬥或逃跑應急反應中的一環,做為掩飾害怕、受傷或悲傷的一種保護機制。也有觀點指出,憤怒是對方毫不在意自己的行為會對你的權利或尊嚴造成侵犯而產生。憤怒是一種強烈的心理狀態,通常包含受到的挑釁、威脅或傷害所產生的不適感及敵意。
所以,我們會憤怒,是認為自己被侵犯,可能是權利,可能是利益,可能是身心,對方居然隨意侵害我們卻不感到愧疚,甚至是一副趾高氣揚。這時,憤怒的情緒會啟動了兩種選擇,一種是立即以牙還牙,展現出自己的情緒,攻擊對方,也要讓人受到侵害。另一種是不馬上反應情緒,而是在其他方面讓對方明白侵犯我們是他的失策。
雖然立即以牙還牙確實可以讓對方馬上也受到打擊,可是這樣的做法往往也會讓自己持續受到攻擊,而且說不定正是對方所預期你會做的反應,也是他希望你做的行為。懂得控制情緒的人當然會選擇不馬上反應,先是冷處理或一笑置之,好處之一是不讓人輕易摸清自己的思考行為模式,也不讓對方有機會因我們反擊而繼續得利,另外我們可以等待在另一個時機給對方一個大大的教訓,讓明白得罪我們是錯誤的決定,例如他需要我們協助時。
盡量減少讓情緒左右自己,或許你看過這段話:「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煩惱,是用自己的想像折磨自己;後悔,是用無奈的往事摧殘自己;憂慮,是用虛擬的風險驚嚇自己;自卑,是用別人的長處抵毀自己。」
我常說,人到了某個年紀,經歷了一些事情,是會慢慢變懶的。懶得討好別人,懶得解釋誤會,懶得與人爭辯,懶得事事求勝。因為到後來會發現如果太認真於那些事,其實都是在為難我們自己。
不必非要跟人一較長短,很多時候,你贏了短短的一刻,卻輸掉了長長的未來。不要一味認為別人對你不夠好,很可能只是他能給予的,並不符合你所期待的。同樣地,有些事不要覺得全是自己的錯或不夠好,只是對方想要的,跟你想像的不同。人與人之間,如果合不來也勉強不來。
情商,是智慧,也是一種修行。要明白氣憤只是一時的反擊,往往無助於解決根本的問題,要先試著安頓好心情,然後處理好該做的事情。要認清每個人都會遇到極限,我們只有兩隻手能抓住的有限,能做到的有限,讓放手的就放手。給自己休息與放空的機會,偶爾輸一下沒關係,我們的人生不是事事都要得到不可。
我們要做一個自己會喜歡、會認同的人,然後減少情緒的左右,因為那是關係到我們是否快樂最主要的原因。
※想找我討論人生問題,歡迎參考新企劃!阿飛大叔出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