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村上春樹這名字會從我腦海中閃過,我並不常看小說,曾經看過的就只有金庸和村上春樹了,比較起來…村上的小說我讀起來比較有共鳴,也許是覺得自己彷彿是他小說中所描寫的角色吧,感覺他所寫的就是我的內心、我的生活及我的夢想。就這樣不知不覺我在老家的床頭櫃上,已經排滿了一整套的村上春樹作品。
接觸到村上春樹的小說是從當兵開始的,我是在外島-「烏坵」服兵役的,一定很多人不知道烏坵在哪,我大概說明一下:烏坵的地理位置約是在金門島與東引島的中間地帶,屬於金門縣管轄;我記得島上的平民不超過二十人吧,卻塞了七八百名的阿兵哥,而環島跑一圈大概半小時左右搞定,你就知道烏坵有多小了。
當時是擔任海軍雷達士,服役的單位叫「烏坵連絡組」是負責與國防部以下各大作戰中心情報連繫的工作,我們是不用出操與站衛兵的,每天值班六個小時收集雷達站及電偵隊的情報再傳回台灣就好,所以說是很輕鬆的工作。但在外島當兵是很無趣的,沒值班的時候,不是打籃球就是去民家租錄影帶回來看(一片要100元的樣子,連買包煙都要雙倍價了…總之在那的居民專坑軍人錢),不然就是看書、看雜誌了。
我看的第一本村上春樹小說是向隊裏學長借的:長篇小說【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對於文中他特有的敍事手法及形容詞句十分驚嘆,而他對於都會生活的種種敍述也是深入都會男女的內心世界,我深信他是將自己的生活型態融入小說之中;【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用兩個平行的故事交錯進行著,一個是在真實或未來中,一個是在夢想或潛意識中,每段情節看似個自獨立的發展,卻都有著似有似無的關連性。
「冷酷異境」中主角像是間諜情報片一般,夾在「組織與工廠」、「計算士與記號士」之中,還有住在東京都地底下的「黑鬼」與離奇的「消音」等事件情節,故事十分詭異懸疑。而「世界末日」中的主角失去了記憶,身處在被「牆」隔絕著的與世無爭的世界-「街」,他的「影子」被帶走,而主角到「街」中的各處時觸發了看似平靜實為伏筆的情節;村上春樹用了「表與裡」、「明與暗」的組織架構起這本書,存在與不存在、真實與虛幻、過去與未來,一切都不重要了。讓人不知不覺陷入村上的筆中世界。
水潭完全把我的影子吞沒之後,我還長久注視著那水面。水面沒有留下一絲波紋。水像獸的眼睛一樣藍,而且靜悄悄的。失去影子之後,覺得自己好像一個人被遺留在宇宙的邊土一樣。我已經什麼地方也不能去,什麼地方也不能回了。在這裏世界將終息,在這世界靜靜的留著……這段是「世界末日」中描寫在「街」中的「我」看著「影子」死去時的情節。
「影子」,我想是隱喻「面具」、「另一個自己」,他可能是好的「影子」,也可能是壞的「影子」,每個人可以選擇被「影子」主導或是合作或是脫離,而書中的「我」,從被主導到合作,最後選擇了脫離…
如果你對於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有興趣,我建議從【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開始吧!每次想到村上春樹,我就會開始想聽Jazz、想吃義大利麵以及想喝口最愛的海尼根…你也會嗎?
2 Comments
我也是一個超級村上迷呢﹐也存有他的整套作品﹐他的文字如你所言真的能滲入人的內心﹐他文章中的生活也是我嚮往的。問好您。
看樣子..愛村上的朋友基本也都愛貓呢..